2022年上半年的A股市场以4月29号为界限,走出了先黑天鹅后白天鹅的“”。在真相和方向都难以判读把握,情绪面主导的市场中,反脆弱是焦巍重点思考和布局调整的方向。 叠加从去年至今的各种事件和组合的被冲击情况,焦巍深深认识到,一个组合的长期稳定性,取决其对各种随机性冲击的抵抗能力,“人性决定了一旦看到随机性事件,就会心生畏惧并反应过度,结果导致黑天鹅事件的发生。” 在他看来,对于管理人而言,应对这种情绪的最佳方法,是把组合建立在坚如磐石的商业模式和持续分红能力基础之上,而不是选择最风口的景气行业和敏锐的产业链跟踪。 因此,他管理的基金的主要持仓,今后将主要分布在TO C端为主有自身品牌壁垒和长期DCF基础的公司上。 焦巍也意识到,要学会适应黑天鹅事件并利用其牟利的机会。脆弱的事物喜欢安宁的环境,而能够反脆弱的事物则从混乱中成长。他坦言自己对新兴产业的把握跟踪能力不足,并不代表我们只能苟存于不变的经济环境。反之,一个做减法的组合同样应该能够利用波动实现成长。这就决定了在波动低估期分红和现金流的重要性。 因此,哑铃型配置慢慢成为焦巍调整的方向。 在二季度的持仓中,焦巍增加了有成长性的和有价格弹性并且能够分红的小部分资源股配置。他做出这一决策的主要统计依据,是A股强烈的风格效应和管理人自身的能力范围。 焦巍分析,从过往表现来看,A股可以分为成长,消费,金融和周期四个板块。成长板块依赖于产业周期,表现出高增长高估值高波动的特点。消费板块由于盈利稳定性和高ROE则胜在长跑。金融的特点是高股息和低估值低成长。每种风格都能体现出一到两年的占优,背后则是经济周期和产业政策。 对于其以消费为主的风格持仓,焦巍最担心就是出现周期品价升量缩的滞胀周期,或者产业政策和周期带来的相对弱势。因此,他在组合中增加估值以及分红的现金流视角,可以使其在不利于自身情况出现的时候对冲波动,增加现金补仓的机会。 在这种配置下,焦巍的组合可能会显得老旧并缺乏新意。“但反脆弱意味着旧的事物要胜过新的事物。” 焦巍直言,从他在2015年的教训角度,市场倾向于将未来过度技术化,并低估将轮子装上旅行箱,好酒多蒸馏一次而不留痕这种似乎毫无技术含量的事情。叠加过去焦巍在超出能力圈范围的损失,他坚定意识到,只有耐心才能治愈我们在投资上的新事物狂热症。
在投资中,焦巍不断提醒自己,人性的本能总是会放大现在缩小未来的影响,而抵抗噪音的最佳方式,就是对各种负面社会现象的生动描述和伟大科技的震撼未来,通通加以独立思考,并配之以钝感力和愿意孤独的态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