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题目:能吃被赶出食品圈的槟榔吗?
张前朝史
1致癌效果和砷是同一个等级
人类吃槟榔的历史有1800年了,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越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食用方式一般是直接咀嚼或与叶子一起食用。另外,根据《不列颠大百科全书》的数据,世界上约十分之一的人口有嚼槟榔的习惯。
槟榔致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第一,与亚硝胺物质有关。研究人员从嚼槟榔者的唾液中检测出三种亚硝胺物质,这可能是槟榔中的亚硝酸盐与口腔中的微生物和酶相互作用造成的。
二是与槟榔中多种生物碱和活性成分有关。这些活性成分不仅令人兴奋,还具有诱发癌症的作用,如槟榔生物碱槟榔单宁槟榔特异性亚硝胺活性氧等,它们具有细胞毒性遗传毒性,甚至直接致癌性。槟榔生物碱促进上皮细胞凋亡,阻碍细胞外基质大分子的沉淀和分解过程。槟榔加工过程中添加的丁香性多酚活性氧化剂也会产生部分基因毒性。
2吸烟者食用更有害
槟榔很硬,嚼槟榔时会引起口腔黏膜局部创伤和黏膜损伤,尤其是用叶子或石灰包裹的槟榔,口腔磨损更严重。因此,经常咀嚼槟榔会导致口腔黏膜长期受损,伤口无法愈合,并导致慢性炎症氧化作用增强和细胞增殖。嚼槟榔的人口腔黏膜细胞下降的频率明显增加,癌症变化的概率就会增加。
这个结论有数据支持。据国外流行病学调查称,嚼槟榔吸烟容易发生口腔癌。全世界消费槟榔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是南亚和东南亚一带,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有国民咀嚼槟榔的习俗也很普遍。这两种诱因重叠,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口腔癌发病率最高,癌症也最多,约占全球口腔癌患者人数的58%。
3生殖毒性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早在1985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研究人员就发现槟榔对老鼠早期精子细胞有诱导精子头部形状异常和意想不到的DNA合成的能力。他们分别用20毫克/千克40毫克/千克80毫克/千克剂量水平的槟榔碱处理老鼠,结果表明头部以上精子的数量与槟榔碱的剂量增加密切相关。这表明槟榔对老鼠的生殖细胞有损伤。
之后,研究人员用浓度不同的三种生物碱处理了志愿者提供的样品,结果显示槟榔对精子活力的减少明显,剂量依赖性强。其中影响精子活性的主要是槟榔碱,浓度越高,减少作用越强。原因尚未查明,但一些研究认为可能是槟榔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引起的。
另外,槟榔具有的生殖毒性反映在胚胎和胎儿的孕育和生长中,槟榔可以减少胚胎着床的数量,引起流产,对胎儿的后续生长产生毒性副作用。孕妇吃干果制成的槟榔也与小儿脑瘫有关,容易出现胎儿早产等情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