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由山东能源链控股有限公司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华环境保护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业委员会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中检能源链等机构联合起草的:010 通过研究《数字化加油方式碳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燃油汽车》数字加油方式碳减排排名,建立了减排计算标准化数学模型,填补了我国尚未公开应用的数字加油方式碳减排计算体系的空白。 同时,《标准》积极推进碳普惠,鼓励更多业主参与碳减排活动,支持实现双碳目标。
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公开这种针对数字加油方式碳减排监测的计算体系,缺乏相关量化减排的方法和标准。 为了挖掘燃油汽车的碳减排潜力,《标准》规定了数字加油方式的碳减排计算方法和监测方法,建立了减排计算标准化数学模型。 通过研究数字加油方式的排名,对绿色绩效进行量化,在继承相关性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代表性数据,真实值在统计值附近10%区间内的可能性为95
《标准》只涉及二氧化碳之类的温室气体,没有考虑其他类型的温室气体。 计算表明,用油团等在线APP加油,平均可减少2分钟的拖车等待时间,每辆车在线APP加油平均可减少约7.6g的碳排放量。 未来,随着在线加油软件的普及和数据采集减排计算系统的优化,《标准》将进一步推动燃油汽车应用场景的节能减排。
当前,国内低碳发展工作总体上是以“自上而下”的模式开展的。 即政府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长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这种模式在宏观上“抓大抓小”,但“抓大”的成果必须通过“抓小”的场景来落实。《标准》的制定,从转变供油方式这一“小”场景入手,作为数字供油领域首个碳减排指标,未来将有更多企业采用该标准进行数字供油领域量化计算,更好推进碳减排工作,实现个人用户碳普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