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文物背后,是曲折沧桑的历史; 每一次丢失的文物“回家”,都会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打上鲜明的注脚。
“盛世回归——海外回流文物特别展”现场闵行区委宣传部,供图
展览主要分为“盛世重逢”和“华美赓续”两部分。 第一部分围绕清代圆明园海晏堂的《生肖与计时》设计主题,展示了水力钟表喷水口十二生肖的马头牛首猪首虎首猴首等五个青铜兽首。 第二部分,重点展示海外回流的商周春秋战国两汉时期珍贵青铜文物,按器物的使用功能和价值,可分为“钟鼎鼎”“乱飞”“秉旎仗钲”“烧香顶礼”四大板块
于是,他去了南加州的棕榈泉市,找到了照片里的人。 我假装自己的父亲是越南归侨,对东方的东西感兴趣。 我希望买东方之类的东西来安抚我的老父亲。 由于不知道兽首的价值,马首和虎首作为普通艺术品被放在室外,牛首被放在厕所里当巾架。 就这样,古董商花了4500美元买下了这三个兽首。
改进北方青瓷技术创造出成熟的白瓷,逐渐形成隋唐时期南青北白的陶瓷构图。 唐代还出现了绿釉黄釉红釉瓷,此后绿釉持续发展,黄釉技术断裂,新的黄釉技术发展到明代。 红釉是偶然烧制的,直到元代才掌握了烧制技术。 明清时期,单色釉瓷迎来发展高峰,釉色品种层出不穷。
西周“楚季”铜钟
此次展览将与唐代北宋等时代的古琴同时,向观众展示两千年前青铜礼器的编钟,堪称“永恒知音”。 展现“和而不同”的艺术美感,特色鲜明,亮点突出。 展品共57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2件/套,二级文物14件/套,三级文物11件/套,珍贵文物37件/套,占64.91%。
为使展览呈现“余音绕梁令人回味”的效果,为让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展览体验,展览室内将设有古琴原声欣赏文物三维展示等项目。
从西汉“薄如蝉翼”的素纱禅衣,到曲裈缠绕的传统深衣; 无论是宽袖窄袖或短袖长裙,还是罗褡裢刺绣裳,汉魏的服饰都给人以飘逸华丽优美的印象,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至今仍有许多汉服爱好者为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而努力和热爱。
彩绘陶俑
展览会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汉代代表性服饰之一的深色服饰。 上衣和下裳缝合连接在一起,长通过膝盖或拖在地上。 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图案和工艺各异的织物镶边经常被使用,曲裾呈现出烟云般流动的美感。 到东汉时期,服饰融入西域文化元素,朴素的衣服逐渐盛行。
第二部分阐述了随着丝绸之路沿线中西文化艺术科技的交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丝绸服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宽衣袖褒义带的风气。 袖窄衣半袖衣短褡裢长裙胡服也逐渐流行; 游牧民族特色的头套锦鞋手套等装饰的日常生活。
第三部分以汉魏时期的丝绸为展示对象,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丝绸品种和特色,充分展示了历史时期高超的纺织技术。
鸟对兽“宜王”锦袍
李拓逸韵——历代金石碑刻展
时间: 9月27日-10月30日
展览地点:江西美术馆一楼划桨空间
漳州圣屿元代海船遗址水下考古成果展
时间: 9月21日-12月31日
发表评论